链路追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链路追踪是一种分布式跟踪技术,用于跟踪分布式系统中的请求在不同服务之间的流动路径。链路追踪的工作原理是在每个请求中注入一个唯一的追踪标识,并在每个服务处理该请求时记录相关的追踪数据。这些追踪数据包括服务名称、请求时间、响应时间等,最终将所有服务的追踪数据汇总起来,就可以重构出整个请求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完整链路。链路追踪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和异常,提高分布式系统的可观察性和可维护性。
链路追踪有哪些优势
链路追踪是一种应用性能监控工具,能够跟踪分布式系统中的请求流程,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和故障根源。链路追踪具有以下优势:
链路追踪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请求视图,展示请求在整个系统中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所经过的各个组件和服务。这种全局视图有助于理解复杂系统的运行情况,快速发现性能问题和故障点。链路追踪还可以收集各种指标数据,如请求延迟、错误率等,为性能优化和容量规划提供依据。此外,链路追踪还能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分布式系统的运行逻辑,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如何搭建链路追踪
搭建链路追踪系统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嵌入链路追踪代码,以捕获请求级别的数据。其次,需要部署链路追踪收集器,用于接收和存储来自应用程序的链路追踪数据。然后,需要配置链路追踪后端,用于分析和可视化收集的链路追踪数据。最后,需要设置链路追踪仪表板,以便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应用程序的性能和行为。通过链路追踪,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布式系统中的请求流程,快速定位和诊断性能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可观察性和可维护性。
链路追踪有哪些应用场景
链路追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监控分布式系统中请求流程的技术。它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主要场景:
- 链路追踪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微服务架构中,一个请求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服务的处理,链路追踪可以跟踪请求在各个服务之间的流转过程,帮助定位性能瓶颈和故障根源。
- 链路追踪在分布式系统故障排查中的应用:当分布式系统出现故障时,链路追踪可以还原请求的完整调用链路,快速定位故障发生的服务和代码位置。
- 链路追踪在系统优化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链路追踪数据,可以发现系统中的低效率服务和高延迟操作,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 链路追踪在业务监控中的应用:链路追踪可以监控关键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帮助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和风险。
链路追踪的挑战有哪些

弹性和容错能力
分布式系统必须能够自动绕过故障并将请求路由到最佳服务实例。链路追踪需要具备高度的弹性和容错能力,以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持续运行并提供可靠的跟踪数据。

自动扩展和自我修复
分布式系统需要检测并自动响应更高的负载,通过水平扩展来应对这些负载的增加。同时,它们还需要检测并尝试在无需操作员输入的情况下自动重启故障。链路追踪必须与这些自动扩展和自我修复功能无缝集成,以确保在动态环境中持续提供准确的跟踪数据。

打包、部署和调度
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需要强大的包管理、部署系统来管理滚动或蓝绿部署和回滚,以及调度程序来确定在何处部署新服务。链路追踪需要与这些系统紧密集成,以跟踪部署过程并提供关于新版本性能的宝贵见解。

手动检测
一些链路追踪工具要求开发人员手动检测他们的代码以生成必要的跟踪,这存在编码错误的风险并使跟踪过程复杂化。理想的链路追踪解决方案应该尽可能自动化,减轻开发人员的负担。

前端覆盖范围有限
链路追踪工具可能仅限于后端分析,阻止开发人员检测和检查前端服务引起的问题。全面的链路追踪解决方案需要能够跨前端和后端服务进行跟踪。
链路追踪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分布式追踪的起源
分布式追踪最初是由一家科技公司在 2010 年提出的,旨在解决微服务架构下的可观测性问题。该公司发表了一篇名为 "Dapper,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跟踪基础设施" 的论文,阐述了分布式追踪的概念和实现方法。这篇论文成为了后续分布式追踪系统的理论基础。

开源分布式追踪系统的诞生
受到上述论文的启发,一家社交媒体公司于 2012 年开源了分布式追踪系统。该开源社区随后成立,成为分布式追踪领域的先驱。2015 年,一家出行公司工程团队基于该开源系统开发了另一个分布式追踪系统,并于 2017 年将其捐献给一个开源基金会。

该分布式追踪系统成为开源基金会毕业项目
2017 年 9 月,该分布式追踪系统成为开源基金会的第 12 个托管项目。经过两年的发展,该系统于 2019 年成为开源基金会的毕业项目,标志着其在分布式追踪领域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

分布式追踪的生态发展
随着微服务架构和云原生技术的普及,分布式追踪已成为现代应用程序不可或缺的组件。除了上述系统之外,还有其他开源分布式追踪系统。各大云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分布式追踪服务,如某云服务商的分布式追踪服务。分布式追踪生态正在不断壮大和完善。
链路追踪与日志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监控方式的差异
链路追踪是一种主动监控和记录系统行为的方式,而日志分析则是通过检查现有日志来识别模式和洞察力。链路追踪涉及捕获网络通信的详细信息,如源和目标 IP 地址、端口号、协议和防火墙操作等,以实现实时监控和记录系统活动,这对于故障排除和网络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目标和重点的差异
链路追踪的目的是提供系统行为的即时、详细洞察,而日志分析则提供了历史视角,有助于识别长期趋势和模式。链路追踪有助于开发人员检测延迟问题并改进软件性能,而日志分析则侧重于记录应用程序运行时发生的特定事件,如系统错误、用户交互和通信状态,以帮助开发团队检测系统异常。
数据来源和形式的差异
日志记录可以是集中式的,所有记录的活动都存储在单一位置,也可以是分布式的,日志文件存储在云上的不同位置。两种日志记录方法都提供了事件的静态概览。而链路追踪则跟踪分布式系统中特定功能的代码路径,如结账订单的步骤,并由 ID、名称和时间组成,有助于开发人员了解导致特定问题的事件链。
链路追踪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链路追踪是一种分布式跟踪技术,用于跟踪和监控分布式系统中的请求。它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跟踪数据收集
链路追踪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嵌入代码,以收集跟踪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包括跨度 (Span) 信息,如操作名称、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元数据等。收集这些数据时,开发者可以通过手动插装或使用开源库自动收集。

跟踪数据传输
收集到的跟踪数据需要通过某种方式传输到链路追踪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存储。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使用消息队列、远程过程调用或 HTTP 协议。

跟踪数据处理和存储
链路追踪系统需要对收集到的跟踪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处理可能包括数据转换、采样、聚合等操作。存储通常使用分布式存储系统,以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查询。

查询和可视化
链路追踪系统通常提供查询和可视化功能,以便用户可以查看和分析跟踪数据。查询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各种条件(如服务名称、操作名称、时间范围等)检索跟踪数据。可视化功能则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跟踪数据,如时序图、火焰图等,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系统行为。

分析和监控
除了查询和可视化外,链路追踪系统还可以提供分析和监控功能。分析功能可以从跟踪数据中发现性能瓶颈、异常行为等问题。监控功能则可以基于跟踪数据设置警报,以便及时发现和响应系统异常。
欢迎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培训中心
欢迎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培训中心
-
快速上手训练营
-
账单设置与查看
-
动手实操
-
快速上手训练营
-
第一课:亚马逊云科技简介
本课程帮助您初步了解云平台与本地环境的差异,以及亚马逊云科技平台的基础设施和部分核心服务,包括亚马逊云科技平台上的弹性高可用架构,架构设计准则和本地架构迁移上云的基本知识。
亚马逊云科技技术讲师:李锦鸿第二课:存储与数据库服务
您将在本课程中学习到亚马逊云科技上的三个存储服务分别是什么。我们也将在这个模块中为您介绍亚马逊云科技上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 (RDS)。
亚马逊云科技资深技术讲师:周一川第三课: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
在这个模块,您将学习到保护您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构建的应用的安全相关知识,责任共担模型以及身份和访问管理服务,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 。同时,通过讲师演示,您将学会如何授权给 EC2 实例,允许其访问 S3 上的资源。
亚马逊云科技技术讲师:马仲凯 -
账单设置与查看
-
-
动手实操
-
快速注册账号 享用免费套餐
快速注册账号 享用免费套餐
-
1 进入注册页面
-
2 设置用户名及密码
-
3 填写企业信息
-
4 企业信息验证
-
5 完成手机验证
-
6 选择支持计划
-
1 进入注册页面
-
注:该链接中的内容显示语言 是与您的网页浏览器设置相一致的,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语言栏。 *图片点击可放大
-
2 设置用户名及密码
-
3 填写企业信息
-
*图片可点击放大
-
4 企业信息验证
-
*图片可点击放大
-
5 完成手机验证
-
6 选择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