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和虚拟化的区别
超融合和虚拟化的区别
虚拟化范围覆盖了物理层面到逻辑层面。虚拟化技术通过建立虚拟机,使服务器的内存、硬盘、CPU 等硬件资源之间或服务器集群之间不再受限于物理隔离。但是,虚拟机采用的是集中存储,并且存储与计算相分离,随着数据访问需求增加,虚拟化技术面临巨大瓶颈。为此,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超融合技术以软件为中心,采用分布式存储,并且可以按需横向动态扩展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超融合架构在虚拟化架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也在大规模部署环境中逐步取代虚拟化架构。
超融合的优势
超融合的优势

以软件为中心
通过更具交互性的软件界面,超融合技术的存储、计算、网络和管理等功能可以得到统一高效的管理与调控,并且超融合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为基础设施提供高级网络和安全功能,也可以对跨数据中心多集群实现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

分布式集群
超融合架构的部署理念是:在各个服务器上安装超融合软件,并且将这些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形成分布式集群。因此,超融合架构有着优秀的集群效应和强大的弹性扩展优势。

全面提升 IT 基础设施
全面提升 IT 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比传统架构,超融合架构摆脱了对集中存储专用硬件的依赖,更容易实现弹性扩展,可按需扩展能力;二是超融合架构采用的是全分布式高可用架构,出现硬件单点故障时有更高的容错性,减少了业务维护与停机时间。

以软件为中心
通过更具交互性的软件界面,超融合技术的存储、计算、网络和管理等功能可以得到统一高效的管理与调控,并且超融合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为基础设施提供高级网络和安全功能,也可以对跨数据中心多集群实现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

分布式集群
超融合架构的部署理念是:在各个服务器上安装超融合软件,并且将这些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形成分布式集群。因此,超融合架构有着优秀的集群效应和强大的弹性扩展优势。

全面提升 IT 基础设施
全面提升 IT 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比传统架构,超融合架构摆脱了对集中存储专用硬件的依赖,更容易实现弹性扩展,可按需扩展能力;二是超融合架构采用的是全分布式高可用架构,出现硬件单点故障时有更高的容错性,减少了业务维护与停机时间。
超融合的应用场景
超融合的应用场景
新用户注册,可免费体验 12 个月